“木制品节材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北京中国林业网12月20日讯 近日,由中国林科院木工所牵头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木制品节材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北京会在浙江嘉善召开。
会上,各研究任务负责人分别就研究任务及目标、技术路线、考核指标及预期成果等进行了汇报。中国林科院木工所、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作为课题咨询专家针对课题实施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课题负责人、中国林科院木工所研究员张占宽对下一步课题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北京木制品制作公司介绍“木制品节材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木栈板工业节能降耗与生产安全控制技术”项目中的课题,包括5项研究任务,主要围绕木制品加工过程中木栈板资源浪费严重这个问题,针对异形与弯曲部件加工这两个耗材最严重的工艺环节展开研究,力求最大限度节约木栈板资源。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实现节材不低于16%,显著减少切削加工量,降低切削加工能耗。
来自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北京跃通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及梦天木门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课题咨询专家、课题参研人员等参加了会议。信息化管理将成为木制品行业的风向之一
中国自身具有庞大的木制品消费市场、世界最大的家具工业,具有完备的产业链、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工程师,其他国家没有竞争余地;越来越年轻的客户群体青睐于木制品生产的定制化和多元化。目前,北京木制品制作劳动力成本迅速提升,迫使衣柜企业提高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常态化,导致木制品企业对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需求日益迫切。
今后5年,工厂里的工人是90后,他们更倾向于、也更善于利用自动化机器完成全部操作。中国木工机械伴随着木业行业的飞速发展,将通过减人增效、机器换人求发展,中国木业行业装备的数控化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北京木制品制作企业自身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
中国的木制品产业已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和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在国际家具生产和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和德国工业4.0的推动下,木制品产业作为“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木栈板资源的高效利用、提质增效,将是推进工业4.0过程中极具增值和引领作用的一环。中国木制品行业经济危机即将过去,木制品行业的重组和洗牌刚刚开始,诸多挑战也摆在我国木制品行业面前。绿色制造也将是中国木制品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如何在这条大路上走好走稳,国家层面、行业之间、企业自身,都在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