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消息,截至4月底,北京地区竹木草制品今年出口额达5927.3万美元,同比增长9.4%。 北京口岸是我国主要的木制品出口口岸,出口量占全国的70%左右。辽宁自贸试验区北京片区成立伊始,为提高辖区内进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多次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对标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复制了北京等自贸试验区免除低风险动植物检疫证书清单制度,将辖区内进口的深加工(加热、加压处理)木制品列入免于核查植物检疫证书的清单。同时,全面推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分类管理模式,对竹木草制品企业全面实施分类管理,简化了企业进口手续的办理流程,加快了验放速度,促进了竹木草制品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北京木制品制作:北京口岸是我国主要的木制品出口口岸,出口量占全国的70%左右。目前北京地区的出口竹木草制品工厂已达到了158家,并形成了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成为本地的特色产业品种。数据统计表明,2016年北京口岸共出口竹木草制品9126批次,出口额为17213.3万美元,成为了北京地区主要创汇出口农产品之一。
辽宁自贸易试验区北京片区挂牌后,为增加辖区内进出口竹木草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外贸供给侧改革,辽宁北京检验检疫局在多次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对标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了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的步伐,并加强了各项监管创新制度的落地实施。一是复制北京等自贸区免除低风险动植物检疫证书清单制度。将辖区内进口的深加工(加热、加压处理)木制品列入免于核查植物检疫证书的清单,对其采取免于提交输出国家或地区植物检疫证书的制度。
该制度实施后,进口深加工木制口在报检时只需提交产品经加热、加压等深加工制作的声明即可,大大简化了企业进口手续的办理流程,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二是全面推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对产品的风险分析,对企业信用状况、关键控制点体系建立、生产管理和自检自控情况的分析,对竹木草制品企业全面实施分类管理,不同类别企业设定相应的监管频次和产品抽检频率。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大大加快了验放速度。